国际经贸往来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疫情之下,不断强化完善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为我国外向型企业保驾护航,助力企业平稳“出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疫情之下,涉疫科研攻关和创新转型事关经济与民生,争分夺秒,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的开辟助其跑出“加速度”。
……
稳经济,惠民生,知识产权在行动。
稳外贸,维权指导做后盾——
“这起案件对我们相关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企业市场份额大幅下降。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经营左支右绌,我们也很着急。”北京市一生物医药企业有关负责人对前几年遭遇的一起知识产权纠纷颇有感触。
该企业是一家生产植物提取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有一定的份额。2018年底,美国市场上的一竞争企业以该企业植物提取物核心产品制备方法涉嫌侵犯发明专利权为由,对其提起诉讼。2021年,该企业向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北京分中心提出援助申请,得到快速响应。北京分中心为该企业提供了细致的指导,鼓励其积极应诉。在有力应对下,今年年初,美国法院最终裁判认定上述产品制备方法不构成侵权,该企业得以挽回1900万余元的市场规模。
为协助我国外向型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护航企业顺利“出海”,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国贸促会共同设立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在国内外贸活跃地区先后设立了22家地方分中心,为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贸易调查和海外展会纠纷等提供细致的咨询和指导服务。截至今年3月,各个指导中心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663次、咨询服务2561次,帮助超2000家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常态化开展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有力提振了我国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信心。
助创新,企业保供有底气——
涉疫科研攻关和转型生产事关重大,涉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样不容放松。为积极支持涉疫科研攻关、企业复工复产和新项目开工建设,2020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监局出台《支持复工复产十条》,明确对涉及疫情防控的专利和商标申请开辟审查绿色通道,实施加快审查。
“在全方位开展涉疫科研攻关的过程中,中国生物实现了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成功上市。我们有关新冠灭活疫苗的3件核心专利申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审查时限,仅用时1年便获得授权。上述专利技术的实施,有效保障了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全球供应,促进了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充分认可。目前,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获批注册上市或紧急使用,已向国内外生产供应疫苗超过35亿剂。”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言辞恳切地向记者介绍。此外,中国生物用于新冠灭活疫苗的“CNBG”等商标注册申请也被予以快速审查,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获得有力保障。
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20日,共对2494件涉疫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已授权1992件,其中包括发明专利728件、实用新型专利1146件、外观设计专利118件;截至目前,已累计对符合条件的390件涉疫商标注册申请予以快速审查,已初步审定并公告259件。涉疫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不仅连接着抗“疫”大背景下的健康防线,更连接着企业创新稳供的生命通道。(记者 李杨芳)
版权所有: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网©蒙ICP备19002624号-4
技术支持:内蒙古云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